旺報【記者黃阡阡╱台北報導】

國史館實施史料開放實施新制,除取消陸、港、澳人士閱覽權限,連台灣民眾到館查詢資料都變成「審查預約制」。對此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系主任吳昆財質疑,為何沒有限制美、日學者到館調閱資料,此舉分明帶有針對性;而文化歷史資源在全球化時代為公共財,限制史料查詢是20世紀檔案管理的做法,違背學術自由化的理念。世新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李功勤也批評,新政府根本是以解嚴前的心態治國。

吳昆財表示,全球化時代講究資訊自由與流通,學術資料開放乃廚房油煙處理是理所當然,再加上科技的進步,諸多歷史資料也都數位化,在網路搜尋史料是很容易的事;因此在史學界有一種說法,即「我看大家都看得到的資料,講出你講不出的話」,這才是歷史研究的精神。而限制史料查詢,「根本是用20世紀檔案管理的心態,去看待21世紀的資料庫。」

首要目的「去中國化」營業用抽油煙機

如今限制陸港澳人士在國史館的閱覽權限,吳昆財認為,這項做法存在很強烈的排他性,「只要提到大陸,什麼都不行」,其他國家諸如美國、日本,都沒有被取消閱覽權限,代表此舉有很明確的政治目的,首要目的就是「去中國化」;另再加上國史館典藏大量近代中國史料,更是研究兩蔣的重要據點,限制民眾到館調閱史料,無非就是要「去蔣化」。

針對台灣民眾查詢資料的方式,從隨時到館查詢變成「審查預約制」,吳昆財指出,國史館館長吳密察的意識形態濃厚,只願意將資料分享給立場相同者,「自己不願意研究,又不想給別人看」;只能透過限制閱覽權限的做法,讓歷史解釋結果都變成「我想要的」。

限制閱覽 違學術自由

李功勤則表示,身為歷史學者,時常需要調閱史料,本來可隨時到館查詢,現在卻改為預約審查制,對研究與教學都帶來相當的不便。基於學術自由,隨時申請閱覽館藏是理所當然,限制閱覽權限有違資訊流通的概念,「新政府宛如舊政府,是以解嚴前的心態治國,根本是開倒車。」

油煙分離機

E6E0880E3F348BD8
arrow
arrow

    tqqu8hxpk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